朋友圈日活大幅下滑 微信公眾號增長逐步停止 |
發布時間:2018/8/22 13:03:15 來源:科基和財犬 瀏覽次數:3722 |
朋友圈日活大幅下滑,用戶踩踏性出逃
目前來看,中國依然不可能會有真正的社交網絡,至少不會有Facebook這樣的社交巨頭。在張小龍高超的產品統治力之下,朋友圈看似已經是非常成功的社交產品。
但實際上,其是依靠熟人社交在狹小的社交空間內建立關注密度,依靠線下社會關系構建自己被全網關切的幻象,才使得朋友圈的發帖能夠得到有效回復。
簡單說,就是你發的東西因為是熟人所以獲得點贊和評論。但是隨著微信逐漸變大,微信好友從一度人脈,到了二度三度甚至大量陌生人,自己在朋友圈中的中心地位急劇下降,存在感消失殆盡。
主要表現是:
需要構建極度復雜的分組,才能夠謹慎的發布朋友圈狀態。
一天發五條以上朋友圈的人和三天可見的人同時越來越多,自己在朋友圈的中心地位不復存在,用戶急劇分化為極高頻用戶和極低頻用戶。
點贊數和被點贊數大幅減少,點贊舉動是用戶在朋友圈暴露行蹤的最淺層標記,如果這一標記都不再出現,則表明用戶對自己在朋友圈僅限于觀看,而完全不參與,這距離用戶離開就非常近了。
我自己的體驗來看,現在的朋友圈和當年人人網衰退的前夜很像,看的人依然很多,但是參與的人已經越來越少。
原本一個相貌平庸,家境普通的大學女生可以在微信為自己構建的熟人社交中活的像個公主,但隨著好友數量增加,微博一樣的失焦感強烈來襲。朋友圈里面出現了點贊數是自己幾十倍的微商網紅。
這是張小龍構建的熟人社交對現實中陌生人社交的回歸,這種回歸遲早要來。
微信公眾號增長逐步停止,逐漸出現下滑
微信公眾號學習的就是Facebook的page功能,只不過中國用戶很少接觸Facebook,所以常常誤以為是微信原創。
微信公眾號的下滑主要原因很簡單,創作者出逃。創作能力不錯的人由于在微信中沒有任何推廣的渠道無法獲得流量,而轉向其他平臺。
早期就進入公眾號獲得流量紅利的人,更像是早年在一線城市買房的人或者是本地拆遷戶,你可以說他們有投資眼光和運氣,但是從社會民意來看,得不到多少尊重。
|
|
|
|